父母的使命是养育美好的人性

首页 > 教育新闻 > 新闻阅读存档/2016-01-24 / 加入收藏 / 阅读 [打印]

    豆瓣网上“父母皆祸害”小组的吐槽,历数了棍棒教育、父母失和、家庭暴力、漠视尊严、人格侮辱、隐私侵犯、干涉自由独立等累累“罪状”。可见,父母如果不了解家庭教育的使命,就可能使孩子心生怨恨,使家成为“世界上最没法谅解的地方”。

    从一个生命呱呱坠地,家庭的每一元素、每一过程、每一细节无不与人性的养育相关联。人性,体现在家庭的建构、延展和每个家庭成员生命的成长过程中。这种早期性、全面性、深远性的特征,决定了家庭教育在养育人性方面肩负着无比神圣、不可替代的重任。

    珍爱生命,呵护真情,维护尊严,追求自由独立,人类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,正仰赖于几千年来家庭教育对人性养育的坚守与传承。

    伴随近代工业化而来的学校教育不过百余年,汹涌的城市化浪潮和严苛的标准化生产,改变着传统的家庭教育生态。在工厂制、信息化、全球化的不断催促下,父母的脚步愈来愈快,家庭教育也越来越焦虑。职场竞争残酷,生活成本高涨,种种重压下,家庭教育稍有不慎就会走偏:

    一是因为忙于工作、出外打工、隔代抚养等现实逼迫,很多家长不得不将就吃饱穿暖即养育的现状。

    二是向学校教育让渡本属家庭教育养育人性的责任,将诸如涵养道德情感,养成行为习惯,培养规则意识,感悟生命、生涯,认知环境、自然等责任,家长都尽量推给学校。

    三是强化知识灌输,偏爱技能训练,追捧各类“补习培优”,焦虑孩子会“输在起跑线上”,拼命过度、超前、赶早,相信靠高分、名校、好工作就能天下通吃。至于善良、正直、果敢、尊重、体谅、同情、理智以及敬畏生命、爱护自然等诸多有关人性、关照一生的精神和品质,很多家长根本没有把它们放在心上。

    不知不觉中,家庭教育被扭曲了的“起跑线”蛊惑,被分数排名、升学率怂恿,被名学校、好职业、高薪水绑架,“言教育必学校、言学习必课本、言成长必分数”(北师大陈建翔教授语)、言成功必有钱,种种病态的认知助推家庭教育及父母的沦落,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。

    殊不知,人性是1,分数、升学、名校、好工作等就是后面的0,1没有了,数字再大也终归是0。2004年马加爵案、2010年药家鑫案、2013年复旦投毒案,一个个生命悲剧式的消逝,给走偏失责的家庭教育做了令人痛心的注脚。

    朱永新说,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找到他自己,成为他自己,成就他自己。然而,现实中不少中国父母却扬起手、错伸手、不放手,带来的只能是人性的残缺、凋零。

    莫扬手,尊重生命,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孩子,让孩子远离各种暴力。良好的家庭教育应该“无条件养育”,不用“棍棒”,孩子也没有恐惧,爱意充盈,温馨、自由、舒适、个性的气息弥漫,彼此珍惜、相互成全。父亲像父亲,母亲像母亲,家人各司其职,各尽本分。母爱细腻、绵长、安详,父爱阳刚、拼搏、担当,在倾听、陪伴、扶持的每一个细节里,孩子自然生长,不困惑,不迷茫。

    莫伸手,生命对于父母和孩子都只此一回,孩子有自己的见地,也有自己的生命轨迹。不强制其择校,不干预其婚姻,不干涉其工作地点和类型,不试图控制其经济。在陪伴、交流和抚育中,发现孩子的闪光点,尊重其人格,正视其缺陷,回应其需求,关注其价值,理解其处境,肯定其努力,鼓励其抉择,扶持其追求,期待其成长。

    要松手,父母抓得越牢、攥得越紧,孩子就越想逃离,就越飞不高。父母只有建立强大的内心,始终让家庭教育沐浴在人性的阳光下,孩子就不会是弱不禁风的温室花,才能长成栉风沐雨、顶天立地的参天杨。

    请经常重读纪伯伦的那首《你的孩子》,字字珠玑,“你的孩子不属于你”,“他们是生命的渴望”,“你是生命之弓,他是生命之矢”,“将羽箭的孩子射向远方,送往无际的未来”。在某种意义上来说,家庭教育的使命,正是借由家庭去实现最真实的人性、去培养最美好的人性。

    (作者单位: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一中)